被盗版“杀死”的国产经典RPG,埋没于时代洪流中的神作
作为老玩家,想必对于汉堂国际这家公司并不陌生。汉堂国际在 2001 年推出了《幽城幻剑录》后声名大噪,红极一时,但随即落没,在新作《寰神结》遭遇市场困难之后,毅然宣布解散,让旧时代的老玩家徒增伤感。

「攻略本比游戏实体的销量要多出两倍」的奇怪现象,正发生在《幽城幻剑录》这款游戏上,因为这款游戏完美通关的难度很高,再加上游戏中有许多隐藏的长篇秘密支线(例如古伦德的最强武器圣枪事件、能够改变结局走向的某个关键道具),不看攻略本是很难以正常管道触发那些事件的。而在那个年代,那个花钱玩正版游戏会被嘲笑的年代,盗版之风盛行,让许多游戏公司无法接受惨淡的经营,花费大笔经费开发却只得到叫好不叫座的结局,时有所闻。
所有元素向核心发力,成为独立运作的有机整体

是否能将一款游戏从「成功之作」,变为多年后仍能为玩家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从该游戏所营造的「世界观」便能窥知一二。《幽城幻剑录》的世界观是一个既抽象,却又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玩家与游戏之间的事物,玩家可以借此感受到游戏所呈现的气氛与氛围。好的世界观呈现,游戏中的所有元素都必须向核心发力——如音乐音效,战斗流程,故事剧情,地图绘制,以及游戏菜单等,各游戏元素之间既不喧宾夺主,又能以最佳的比例混合构成一个游戏整体。这就像是《易经》乾卦中「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的真义。

在这种方式下的游戏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有机整体」,如果游戏中的各元素无法结合,那只会让游戏成为一个四不像的作品,在游玩体验上当然就逊色许多。例如,我们想用 RPG Maker MV 制作一款魔塔 RPG,却在游戏中加入合成系统、附魔系统、转职系统、经营系统、抽卡系统等等,以为这样是丰富了游戏体验,殊不知却让游戏复杂化,而无法让玩家享受到魔塔真正的内涵与纯粹的乐趣。再回头看《幽城幻剑录》,其故事地理背景设定在中国西北方河西四郡之一的兰州为始,可到达的地区则西进丝路各处,与本作品的故事主题:「荒凉末世之感」、「前世遗忘的记忆」与「命运之不可违逆性」等关键概念,以最佳的比例相互融合,并与音乐的表现力相得益彰,让玩家进入游戏当中,便能感受到一股不可言说的独特氛围,这就是成功的世界观总体营造。
BGM不只动听,更能推动情绪与衬托世界观
背景音乐是确定作品风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将作品推向高品质体验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在Steam上的那些独立游戏作品,大多会附上 BGM 的付费 DLC,这不只是因为制作或购买音乐相当烧钱,借此回收部分成本,更是能让玩家借由聆听 BGM,来回味当时的游戏游玩经历,加深印象。《幽城幻剑录》的音乐表现,丝毫不会输给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国产作品的BGM。推荐各位如果没有机会玩到这款游戏,也一定要去听听看它的背景音乐合辑。
设计精妙的BOSS战,华美的 2D 战斗动画

《幽城幻剑录》的一大特色,就是游戏困难度:发现秘密支线很难,想玩到好结局也很难,每一场BOSS战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玩家想以游戏原始设定的角色等级去挑战BOSS(不特别练等级,走通迷宫就进入BOSS战),都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面对眼前的强大劲敌。不只BOSS战设计相当巧妙,就连在战斗动画的演出上,此作都可说是当时绝佳的游戏之一——顺畅的角色动作,华丽纷呈的魔法特效,尤其在每个角色的「绝技」表现上更是出色,每个出招动作都是为该绝技制作专属的动画。
由浅入深、跌宕起伏的剧情

说到这款游戏的故事,之前说到的世界观、音乐呈现、战斗设计等等,现在都可以暂时放下不谈了。顺畅的游戏过程,具挑战性的战斗,以及最佳化游戏体验,游戏开发者做出以上种种努力,都是为了让玩家能更好地沉浸在游戏故事当中。虽然,一款没有故事的游戏,也可以是一款优质之作,但若加上精彩又动人的故事,这不只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更能令玩家留下永恒的情感记忆。
说实话,《幽城幻剑录》的故事风格很难被归类,它不只奠基于东方武侠的基础,更有西方奇幻的影子,甚至有些魔幻的味道,经由绝佳的文字撰写功力,将对话与剧情生动地展现给玩家,直到转折处的真相揭露,以及结局处的情感爆炸,让玩过该作品的玩家无不对它留恋万千。要说它是一款可以玩的长篇幻武小说,一点也不为过。但这款游戏的表现越好,一想到它被盗版击垮的结局,就更令人对游戏产业的发展感到不胜唏嘘。只希望一款真正的好游戏,能够获得玩家们实质的支持,否则一款拥有深厚内涵的好游戏,就这么埋没在时代洪流之中,任谁都会对国产游戏界的前景感到担忧。
埋没于时代洪流之中,不可多得的神作

一款以大手笔制作的游戏,却得不到市场的支持,自然无法支撑公司或团队的营运,之后不是走向倒闭,就是宣布转型。《幽城幻剑录》,一款经典的国产RPG神作,却没办法像当初《最终幻想》让史克威尔一击翻身那样,让其开发公司汉堂国际获得成功,或许这也并不能怪罪谁,但让玩家以及创作者们对于国产游戏感到失望已成为必然结果。虽然,许多游戏公司都试图在国产游戏产业中寻找更好的出路,但如果玩家的基本素质没有提升,仍抱持着「盗版」、「免费」至上主义,那么,纵使游戏公司有能力制作高品质的单机游戏,也会因此却步不前。
一个健康的产业,要有制作公司与使用者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才可能继续健康地发展下去。然而,就算「支持正版,拒绝盗版」的口号喊得再久,也不曾见到国产游戏产业有整体向上提升的迹象,现在免费游戏的大量出现,造成了业界的滥用吸睛要素甚至是恶性竞争,到了最后,游戏公司真的是在「做游戏」吗?游戏玩家真的是在「玩游戏」吗?只存在利益考量的商业游戏一款又一款地出现,玩家们从游戏中快速地满足了游戏瘾、满足了胜负欲,而短暂快感过后还剩下什么?最初的感动已然不再,我们在无数游戏世界来来去去,眼前所见却是一再的失望。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难处,这是必然的,光是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已经相当困难了,但作为玩家看到过去曾经热爱的事物,如今全然变了样,还是不免会感到莫名的失落。只愿国产游戏在未来能走出自己的风格,回归过往荣光,我想这也是老玩家们所剩不多的渴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