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攻略 >

不看卡牌部分,《破碎天堂》确实算一款不错的RPG游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31 03:11:18    

我并不算一个专精各类卡牌游戏的玩家,如果要我说我最擅长的卡牌游戏,也许就是昆特牌和扑克牌(?

但在体验到《破碎天堂》后,依靠其庞大且具有史诗感的世界设定,我确实感到了一些制作组对游戏倾注的精力。

不太卡牌,但很地牢

众所周知,卡牌游戏最重要的一点无疑是策略性,像《杀戮尖塔》中构建成独特牌组,同时还要依据各种独特机制让爬塔过程变得有趣同时不失思考的空间。

但《破碎天堂》在策略与牌组构建这块显然不是这么出色。

游戏开始时便能使用三个拥有独特机制角色进行相应各司其职的使用方式,比如战斗、治疗等不同方向。

而最让我感到难受的是,游戏虽然用牌组构建,但实际上牌组仿佛已经固定,无法对其做出多样的操作空间,同时在战斗后会强行塞给你卡牌,每个角色一张,且没办法做出放弃选项,加之奖励卡牌并没有给予流程有效帮助,所以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有些画蛇添足,不如送点道具直接回复一些血量来得有效。

在战斗方面,大多都依靠数值碾压,通过消耗点数进行行动,同时依托各个角色的特殊机制还是能玩出点花样。

尽管卡牌玩法不太优秀,但其在肉鸽、地牢探索等部分还是相当有趣。

游戏在探索方面主要通过任务驱动而进入地牢探索,整片地牢均为随机生成且每片区域发生的事件都被迷雾覆盖,我们所做的便是探索不同的格子而解决对应事件。

除开应对敌人的战斗外,还会遭遇一些特殊事件,如撞上陷阱、偶遇一些需要做出抉择的两难选项,这些都会得到可观的奖励,亦会撞见篝火,以此补充血量或删除抽取卡牌。

足够宏大的世界设定

如果要我给《破碎天堂》一个最合适的形容词的话,那无疑是“史诗”二字。

游戏如何营造出“史诗感”?

不仅需要弘大的背景设定、走心的剧情叙事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同时在音乐与美术这些软实力的制作同样重要,毕竟先了解表相才有欲望去探索内核,而《破碎天堂》在表相的制作上确实让我不得不赞叹。

《破碎天堂》在世界设定上堪称宏大,从上古的诸神的争斗,到劫后生者面临残败混乱现实的挣扎,从对欲望的渴求再到为了生存的反戈与联合。

大到部族派系间的战争,小到每一个角色的刻画都非常细节,甚至在角色身上还有专属的出身到现在的故事设定,同时在每一段文字,人物的每一句话都表现得极度贴合世界设定。

游戏在中文上由轻语工作室汉化,正是这位曾经汉化了《极乐迪斯科》、《神之天平》这样的巨人,才让我感受到《破碎天堂》中堪称完美的信达雅,力透纸背的史诗文字。

当然,这种史诗感同时离不开游戏音乐设计,在音乐方面确实做得可圈可点,战斗时的急促、在大祭坛时的舒缓平淡,且大部分主要采用了管弦乐,宏伟的交响乐轰然入耳,一种莫名的画面仿佛跃出屏幕,令我感到非常惊叹。

至于游戏美术来说,其实并不算非常戳我,只能说感受平平,但也算贴合主体,主要是在怪物设计这一块我非常喜欢,可以说设计得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奇幻史诗的世界架构,众多篇幅去描写,不难看出制作组想将游戏的故事拔高到一个极高的层次,许多人也许对此不太感冒,但我确实是非常吃这一套的。

其实就市面上众多卡牌肉鸽来看,很少有会用如此多的精力与笔墨去打磨世界观与建立如此多的对话,往往都是点到为止,更注重玩法与卡牌构建的多样性,但就我的体验感受来看《破碎天堂》显然是无法顾全所有,虽然在世界设定与人物塑造上还算不错,但游戏玩法上确实稍有逊色。

总结

作为一款地牢式卡牌肉鸽游戏,也许是制作组花了大量精力去打磨世界与游戏的软文化方面,因此在卡牌策略的玩法上稍有逊色。

三位角色各司其职,分别定位不同的方向流派,在地牢探索与解决诸多特殊事件的玩法上还是有独特的可玩性。

如果不看它的卡牌部分,那《破碎天堂》确实算一款不错的RPG游戏。